很对人都有这样的困扰:吃不完或暂时用不到的药品想留到下次使用,可是往往还没过有效期就变质了。 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、化学变化,引起这些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光线、湿气和温度等。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光、避潮湿、避热。药品最好存放在干燥且阴凉的环境下,如暗处的抽屉等。不可存放在浴室,以免药品受潮破坏药性。因此,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准确地存放药品,无疑可以延长药品的寿命。
口服盒装药(口服排装药)
如果外包装没有损坏,依原厂制定之有效期限为准。
口服散装药
分装后依分装药袋期限(若有异状应丢弃)。
外用药膏
只要没有变质,依原厂制定之有效期限为准,若为散装药膏,保存期限为三至六个月。
外用药水(外用水溶液或悬浮液) 保存期限为三至六个月。
口服药水(口服水溶液或悬浮液) 依产品不同,保存期限为一至四周之间。
眼药水、眼药膏 开封后一个月。
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塞冰箱!药品的保存温度其实很多元,世界卫生组织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能性:
冷冻 维持-20°C,疫苗通常以此温度保存,并由专业机构设立相关保存设施。
冷藏 介于2°-8°C,通常指家用冰箱的下层柜,例如糖尿病患者须施打的胰岛素在拆封/未拆封时宜存放于4°C的环境中。这个温度区间也可用来短期存放疫苗。
阴凉 介于8°-15°C。
常温 介于15°-25°C。
湿气、光线亦不受药品欢迎
除了温度之外,潮湿、光线也是造成药品变质的因素,例如阿斯匹林 (Aspirin) 就会因为高温或潮湿而分解,产生对胃部有害的物质。以湿度来说,世卫组织建议药品应存放于相对湿度低于60%的环境中。
夏季到来,药品要正确保存,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,误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,所以在采购药品时,及时查看药品的保存说明,以及产品的生产日期,正确使用。